本站主頁
属性 公办 本科 所在地 安徽省合肥市
安徽农业大学,简称“安农大“,坐落于安徽省合肥市中心城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通过教育部“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为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牵头单位。
資料來源: 院校官網 整理: 大学志 发布日期:2023年1月12日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的通知》(教港澳台厅函〔2022〕19号)文件精神以及《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办法》,我校将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以下简称学测)成绩招收符合相关条件的高中毕业生。
一、学校简介
安徽农业大学(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AU)坐落于安徽省会合肥,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以农林生命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的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合作共建高校,是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十所高校之一,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是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致力于科教兴农、科教兴皖事业,走出了一条享誉全国的育人兴校、富民强农、校地协同的“大别山道路”,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申请条件
1.具有《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以及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考生所持证件须与考生本人信息一致,且在有效期之内。
2.参加2023年度学测且学测成绩在语文、数学A/B、英文考试科目中任意一科达到均标级以上的台湾高中毕业生均可报名。
三、报名时间
2023年3月1日至31日
四、招生计划及专业
1.招生计划:8人。
2.招生专业:
序号 |
招生专业 |
招生类别 |
1 |
汉语言文学 |
文史 |
2 |
茶学 |
理工 |
3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工 |
4 |
动物医学 |
理工 |
备注:(1)除了动物医学专业为五年,其余专业学制均为四年;(2)详细专业介绍可分别登陆相关学院网站查询。汉语言文学(http://rwskxy.ahau.edu.cn/info/1105/4705.htm)、茶学专业(http://cysp.ahau.edu.cn/info/1007/2415.htm)、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http://lxy.ahau.edu.cn/info/1119/2785.htm)、动物医学专业(http://dwkjxy.ahau.edu.cn/info/1126/5768.htm)。
五、报名方式
1.申请学生须登录祖国(大陆)普通高校依据台湾地区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报名系统进行报名。以下为报名链接:(网址:http//www.gatzs.com.cn/z/tw/)。
2.填写《2023年依据台湾地区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申请表》(系统自动生成)。
3.在系统中申请学生须按照要求输入个人信息,上传个人证件、电子照片、2023年度学测成绩、经考生本人签字上传的《个人成绩查询授权委托书》(用于查验、核准考生“学测”成绩等信息)及学生诚信承诺书(系统内下载)。
4.获奖证书或有关申请者经历的其他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
5.报名截止后,申请学生原则上不可修改基本材料,应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系统报名不收取报名费。
六、选拔程序
1.初审:学校将组织专家对申请材料和学测成绩进行初审,初审合格者获面试资格。
2.面试:我校将采用网络形式对初审合格者进行面试。
3.审查及面试时间为:2023年4月1日至5月14日。
4.录取:学校将根据“学测”成绩和面试成绩,择优录取。最终录取人数将视生源情况确定。申请学生须于2023年5月15日至19日期间登录系统查询本人录取情况并进行录取确认。逾期未确认的申请学生视为放弃我校录取资格。申请学生确认后学校将于8月发放录取通知书。
七、入学与复查
新生持《录取通知书》和有关证件入学报到,报到时间及要求以《2023年新生入学指南》规定为准。新生入校后,学校统一组织实施新生复查,对于复查不合格的新生,将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八、监督机制
我校将严格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有关文件精神,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录取,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监督电话:+86(0)551-65786116 邮箱:jw@ahau.edu.cn
九、其他
1.台湾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与内地学生相同,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往返台湾及医疗保险等各项费用自理。
2.学生在读期间可申请国家和学校设立的各类奖助学金,与内地学生一致。
3.其他未尽事宜参照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台学生办公室相关规定及安徽农业大学2023年本科招生章程执行。
4.本简章由安徽农业大学港澳台事务办公室、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
十、联系方式
电话:+86(0)551-65786013、65786135
邮箱:ioff@ahau.edu.cn
学校网址:http://www.ahau.edu.cn/
安徽农业大学招生信息网:http://zsb.ahau.edu.cn/
学校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
邮政编码:230036
资料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_院校官网 | 资料整理:大学志 · 华侨港澳台招生组
安徽农业大学坐落于安徽省会合肥,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以农林生命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的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合作共建高校,是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十所高校之一,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是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源于1928年成立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成立农学院,1953年独立办学,1995年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下设19个学院(部)。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7012人(含国际生149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6351人。在职教职工210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878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915人;现有双聘院士2人、国家级人才34人、省级人才163人。
现有ESI前1%学科4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入选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项目4个。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学位授权类别。现有73个本科专业,其中33个专业入选国家、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现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2项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4个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个国家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
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安徽省实验室、6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 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高校智库、1个省科技创新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0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7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8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十三五”以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课题29项,国家基金367项;主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60项、省社科奖9项,审定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165个,授权发明专利951项;转化科技成果213项,合同金额4200万元。
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战略,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获批“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大力提升来华留学生培养管理质量,通过“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努力搭建国际合作平台,获批“南南合作”项目外语培训定点单位、国家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及中国科协“安徽海智农业基地”。获教育部批准与加拿大湖首大学合作举办林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联合牵头成立“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搭建了两国高校乃至两国政府农业科研领域的重要合作平台。
学校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致力于科教兴农、科教兴皖事业,走出了一条享誉全国的育人兴校、富民强农、校地协同的“大别山道路”,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近年来,学校提出并实施了“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建设了探索了“一站一盟一中心”的校县共建机制和“四体融合”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形成了“学校扶产业、产业聚企业、企业联大户、大户带贫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有关部委及安徽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当前,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机遇,强化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党建与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农业大学,努力为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资料来源:安徽农业大学
统计数据截止到:2022年6月